医药网9月15日讯 国家卫计委刚刚发文,启动了四类高值医用耗材的国家谈判降价。京津冀就跟上了,要对六类医用耗材实施跨省谈判降价。
“谈判采购”真的要成为新的重要采购模式,被推广开来了。
最新消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卫计委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公立医院第一批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实施方案》。
该文件可以视作今年初印发的《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的落地细则。
这一文件首次提出,要对京津冀第一批耗材联合采购产品实行谈判挂网采购,与国家谈判一样的与生产
企业直接谈价格,并鼓励
医院联合起来“二次议价”再降价。
京津冀耗材联采第一批产品一共有六类,包括:心内血管支架类和
心脏节律管理类(北京市牵头负责)、防粘连类和止血类(天津市牵头)、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河北省牵头)。
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不含部队和武警所属医院),均需参与进来,通过统一的耗材联采平台实施
采购。
最新印发的文件提出,要对第一批六类耗材中“使用范围广、采购数量大、金额占比高”的产品,实行谈判挂网采购方式。其余产品实行直接挂网采购方式。
并且,鼓励医院以隶属关系、区域合作、医联体等形式组成医院集团,发挥批量采购优势,开展价格谈判,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
简单解释下:
就是与六类耗材相关的产品会生成两个目录,一个是“谈判挂网采购目录”,一个是“直接挂网采购目录”。
1、列入“谈判挂网采购目录”中的产品,由三地采购中心组织评审专家形成价格谈判专家组,与生产企业直接进行谈判,或者是委托医院、医院集团、行业组织、医保办等与生产企业直接开展价格谈判工作。
然后,会在“不高于全国省级集中采购或京津冀历史采购价格”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谈判参考价”。
2、未列入“谈判挂网采购目录”的产品,执行“直接挂网采购”。由三地采购中心组织专家,将多方采集到的有效价格数据及京津冀历史采购价格的最低价,直接作为“谈判参考价”。
如上所述,不管列入哪个目录,都是要确定出一个“谈判参考价”的。再然后,医院(或医院集团)会以确定的“谈判参考价”为最高限价,与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议价和网上采购。
对于谈判未成功、暂无“谈判参考价”的产品,文件也要求,由医院(或医院集团)参考已有同类产品的“谈判参考价”与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议价和网上采购。
所以,事实上,对各种产品,京津冀要推的都可以说是“谈判降价”之后再“二次议价”。
京津冀医用耗材采购,要么不发威,一旦发威起来,就比别的省份还要狠。省级集中采购还只是一个“最低参考价限价”,京津冀要限价,还要“二次议价”啊!
文件还提出,京津冀耗材联采“谈判参考价”实行动态调整,原则上6个月一个周期,以更低采购价格作为下一周期的“谈判参考价”。也就是说,每半年就是一次降价,这个调整周期真够短的。
从四类高值耗材的国家谈判,到京津冀六类耗材的谈判采购,再到“二次议价”又火起来,耗材采购,相关机构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集中采购限价了,不再满足于企业“小割肉”,而是要求“大割肉”了。
同时,谈判技术将成为业内耗材厂家不得不修习的一门新课程,光会做产品不行,还要会谈判。这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