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会员服务平台-战略合作伙伴-网上展厅-医药招商-资讯中心数据中心政策监管研究开发健康养生医药企业华源企业网娱乐影院名站导航网站地图注册
学习在适应症中寻“蓝海”
  • 作者:谢微航    数据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医药经济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7/22/2013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拜唐苹(阿卡波糖)在欧美市场默默无闻,却常年位居中国口服降糖药销量榜首,创造了处方药营销的“拜唐苹奇迹”,它的成功为处方药学术营销思路带来哪些启示?

欧美市场地位尴尬

拜唐苹,作为全球首个α-糖苷酶抑制剂,1984年由拜耳在德国上市,却一直徘徊在欧美主流降糖药市场之外,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餐后血糖(PPG)未被重视。空腹血糖(FPG)一直被列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也是评价短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标准。虽然现代医学发现的PPG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但在30年前,拜唐苹上市时,医生并不认可PPG概念。

2.降糖效果弱。拜唐苹的药理机制是,在小肠抑制多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对于饮食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人群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对习惯高蛋白质、高脂肪饮食的欧美人效果不明显。而且,观察FPG降低,需要连续服用数周。

3.未进ADA诊治指南。基于阿卡波糖的安全性较高,确有降低PPG效果,FDA终于在1995年批准了拜唐苹的上市申请。虽然,后来拜唐苹入选IDF的《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2012 IDF),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始终不认为,拜唐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任何优势,ADA历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未提及阿卡波糖和同类药品。

第一“蓝海”亚洲人

各种注射型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分泌的磺酰脲类降糖药,增加胰岛素敏感的双胍类……欧美降糖药市场竞争激烈,俨然一片“红海”。通过全球饮食习惯分析,拜耳发现:亚洲人以大米、面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食,这类饮食习惯符合拜唐苹的作用机制,拜糖苹的“蓝海”被确定为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

1995年5月,拜唐苹在中国上市。拜耳中国的销售团队将内分泌科定为目标科室,开始医师教育工作:

1.拜唐苹药理机制分析。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和渠道,讲解拜唐苹的药理作用机制,阐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分析拜唐苹“在肠道中抑制α-糖苷酶(参与双糖、寡糖和多糖的降解)活性”的意义,结合中国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充分体现拜唐苹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从而降低血糖的药理优势。

2.PPG概念和危害教育。拜耳的产品经理联合相关专家,通过对1966~1996年所有关于血糖水平和心血管并发症文章的荟萃分析发现,PPG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系数统计学差异性极大。随后,德国16家医疗中心所做的DIS研究数据也表明:PPG的升高与患者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正相关。PPG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拜糖苹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得到了普及,全世界内分泌医师,特别是中国的内分泌医师,开始重视对患者PPG的管理。

好景不长,1999年,诺和诺德的短效胰岛素促泌剂诺和龙(瑞格列奈)在中国上市,2000年,葛兰素史克的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罗格列酮)也在中国上市,两者均特异性针对PPG控制,且效果强于拜唐苹。面对两者的强势推广,拜唐苹在PPG控制领域的优势逐渐消失,其苦心经营的中国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第二“蓝海”IGT干预

在为推广PPG概念付出多年心血后,收获却要与诺和龙和文迪雅一起分享,痛定思痛,拜耳决定开辟新的“蓝海”。

作为阿卡波糖的原研机构,拜耳拥有海量的原始研发数据可供分析,多年的学术推广也使拜唐苹的品牌号召力远超其他仿制品,占有国内阿卡波糖销售85%以上的份额。因此,拜唐苹只要保持市场份额最大,把阿卡波糖的市场做得越大,拜耳的收益越多。这就是“分蛋糕理论”,寻找新“蓝海”的工作随即展开。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所以拜唐苹的目标患者主要集中在2型糖尿病患者。拜耳医学部梳理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发现:血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是发病的关键点。在此环节干预,就可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到来。认真分析IFG和IGT后发现,IGT的主要表现便是拜唐苹针对的PPG升高,且有证据显示,IGT与心脑血管意外有密切关系。由此,拜唐苹发现了一个新的“蓝海”——IGT干预。

发现“蓝海”后,拜耳开始认真分析和论证。IGT的预后有三种: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保持现有状态,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疾病便是拜唐苹新的突破口。改善IGT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心脑血管意外治疗中的降糖,都是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医师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却常常要担心降糖药造成的低血糖,他们急需一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的降糖药,这就是拜唐苹的新机会。

随即,拜唐苹启动了“治疗IGT”新适应症的申报项目。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行政审批,2002年8月6日,SFDA批准拜唐苹成为首个获得IGT适应症的药物。拜唐苹在维持原有内分泌科的销售外,开始进攻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

进攻心内和神内科

在2004年“欧洲心脏调查”和2005年“中国心脏调查”结果,以及多项欧美文献荟萃分析的基础上,IGT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的关系被确认。

2006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阿卡波糖显著降低IGT患者任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阿卡波糖是该共识中唯一提到的药物。

2007年,欧洲高血压协会和欧洲心血管协会联合发布的指南(2007 ESC/ESH)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都将IGT作为高血压分层指标的危险因素。

2007年11月,拜耳与中华医学会共同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血糖管理协作组(CGICC)”,通过设立医学科研基金,促进对心脑血管疾病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推动血糖管理的临床实践。

2008年,宣布启动“阿卡波糖心血管评估研究(ACE)”项目,该项目由英国牛津大学与中国合作,旨在评价餐后高血糖干预对预防心血管疾病(CVD)合并IGT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CVD的二级预防),以及减少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作用(糖尿病的一级预防)。该项目的研究结果预计将在2014年公布。

通过在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的推广,拜唐苹已经稳居中国降糖药销售榜首。但拜耳的野心不止于此,拜唐苹又开始了在神经内科的征程——

2008年,“中国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及其预后的前瞻性研究”(ACROSS CHINA 纵横中国)启动,对“卒中患者各种糖代谢异常类型的患病率”、“糖代谢异常对卒中预后的独立影响”和“糖代谢异常对卒中复发的影响”3个项目进行观察。

2010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指出IFG和IGT与脑血管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其核心内容几乎与拜耳推崇的“REACH原则”一致:危险因素管理(Risk Factor Management)、早期血糖干预(Early Intervention)、全面血糖控制(All-sides Glucose Control)、合理联合用药(Combination Rationality)以及预防低血糖(Hypoglycemia Prevention)共5个方面。

……

拜唐苹在神经内科的征程正在继续,可以预见的是,它在神经内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会逐渐展现,且每一项成果都会为其在该领域的销售提供强大支撑。

精耕适应症

从欧美降糖药市场的“红海”,到中国的“蓝海”;从内分泌科的“红海”,到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的“蓝海”,拜唐苹的每一次“蓝海战略”都为销售带来质的飞跃。根据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我国20岁以上人群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另有15.5%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IFG和/或IGT),拜唐苹找到的“蓝海”多么庞大!

为什么拜糖苹能在“红海”中找到“蓝海”?仔细分析其营销策略,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1.了解产品是基础。拜耳准确定位拜唐苹“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从而降低血糖”的独特机理,是其成功的基础,无论是开拓中国市场,还是定位IGT适应症,对这个药理机制的分析是一切的基础。

2.适应症是支点。从不适合拜唐苹的欧美市场,到适合的中国市场;从竞争激烈的内分泌科,到市场广阔的IGT适应症,每一次“蓝海战略”都以适应症为支点。

3.学术支持是杠杆。在全球区域,数次大型临床观察和文献荟萃分析,为拜唐苹的每一个学术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如果把适应症比作支点,那么学术支持就是杠杆,当杠杆放在支点上,撬动市场销售就事半功倍。

4.推广策略要坚持。在强大的证据支持下,推广PPG知识,增加IGT适应症,进入诊治指南,组织专家共识,与中华医学会合作建立CGICC……拜唐苹推广策略的连贯性极强,在每一个适应症上精耕细作,对每一个推广策略都坚持多年,最终成就了“拜唐苹奇迹”。

如果把适应症比作支点,那么学术支持就是杠杆,当杠杆放在支点上,撬动市场销售就事半功倍。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1996-2007 HYEY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et娱乐场886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