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海鹤药业”)和温州市兴瓯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兴瓯医药”)重整计划已获得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多家知名药业公司介入谈判。
海鹤药业前身为创办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的“叶同仁堂”,是浙江老字号、温州市第一批千星企业,是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兴瓯医药和海鹤药业投资人一致,系关联企业。
然而,这家有着三百余年历史,比杭州胡庆余堂还早204年的浙南唯一中成药制药企业——海鹤药业,之前却沦为温州民间借贷的砝码,反复被高利贷“收购”与“转卖”。
2001年3月,海鹤药业整体改制为私营企业。然而从2011年开始,兴瓯医药和海鹤药业两家企业因股东涉及民间借贷和担保债务,造成高额的银行和民间借贷负债,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生产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销售网络急剧萎缩,致使企业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海鹤药业司法重整,并非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而是股东借企业名义涉足民间借贷造成的后果。”管理人、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光律师说,期间,海鹤药业更换了3个法定代表人,他们分别是戴育仁、张福林、叶可为,如今他们三人都在看守所里,涉及民间借贷月利率在1.5~7分之间。
也就在上个月,龙湾区担保协会会长张福林,因涉嫌非法吸收存款罪在越南芒街落网。
据介绍,去年6月,海鹤药业、兴瓯医药分别向温州中院申请司法重整,并于当月被裁定受理。8月,两家公司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形成“两关联企业合并重整”、“企业资产、债务和股东个人资产、债务合并处理”的决议。今年3月初,债权人分组表决通过重整草案。3月18日,市中院裁定批准该重整方案。
周光说,重整计划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债权人债转股,对象为70多名普通债权人,涉及金额十一二亿元;二是寻找战略投资人,注资收购股权盘活企业。而银行、职工、税收、工程款等债权,直接通过变卖债务人财产,以现金的方式进行清偿,涉及金额1亿多元。税收、职工债权则通过两公司自有资金进行清偿。
海鹤药业债权人委员会主席张福康认为,通过司法重整程序,在尚不考虑无形资产、表外资产的前提下,普通债权清偿率提升了一倍多至7.64%。最大债权人代表陈云虎说,希望海鹤药业重组成功,尽量减少债权人损失,“我背后还有100多人,他们多数为企业主,也有一些几十万元的散户,他们有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
为引进投资人,海鹤药业向全国500多家药企发出要约邀请函,与表现出积极重整意向的20余家企业或投资实体进行洽谈。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中包括华东医药、云南白药等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
目前,海鹤药业生产经营基本恢复正常。海鹤药业有关经营负责人说,去年公司恢复生产后,销售额已达到1700多万元,而以往正常水平为2000多万元。
昨天,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温州中院”)有关负责人,在“海鹤药业重整及简化破产案件审理程序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仅一季度,温州两级法院一共受理86件破产案件,超过去年受理破产案件数的3倍多,“无论是受理数,还是办结案件数,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增长。”